氣體探測器安裝攻略說明-百科知識
氣體探測器作為一種安全防護設備,在我國諸多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中從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等方面做出了明確的要求。企業應對可能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的危險因素進行監測、檢測,對于可燃氣體、有毒有害氣體,應設置報警器,并定期進行檢測、維護。下面給大家詳細分享氣體探測器安裝攻略說明。
氣體探測器安裝攻略說明:
1.安裝位置
氣體探測器應安裝在氣體容易泄漏的地方,如閥門、管道、儲罐等設備附近或者氣體容易積聚的位置。根據被測氣體的性質,如果其密度大于空氣,報警器應安裝在距離地面0.3~0.6米的位置;如果其密度小于空氣,報警器安裝高度應高出釋放源0.5~2米的位置。報警器用于大面積氣體檢測時可采用 10 ㎡~12 ㎡一個進行布置。
安裝過程中應考慮到風向的影響,避免安裝在通風口或通風不良的位置,避免安裝在高溫、高濕、強磁場等環境中,對于有特殊要求的場合,可按照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在接線時,應確保電源線、信號線和接地線分別連接正確,接線牢固可靠,避免松動或脫落。
2.安裝形式
氣體探測器通常采用壁掛安裝或抱管安裝方式。若安裝在墻面上,可以用膨脹螺栓對照探測器的安裝孔位固定牢固。抱管安裝時通過專用抱管安裝配件(固定板、騎馬式管卡)進行固定安裝。
氣體探測器使用說明
1.報警閾值的設置
在實際操作中,氣體探測器閾值的設置需要依據具體應用場景和氣體種類進行調整。例如,對于可燃氣體,如甲烷、丙烷等,一級報警設定值≤25%LEL;二級報警設定值≤50%LEL;對于有毒有害氣體,如硫化氫、一氧化碳等,報警閾值應設定在有毒氣體濃度的低限附近。
2.定期標定校準
氣體探測器應定期校準與維護以確保其正常運行和準確檢測氣體濃度。根據使用地點、使用頻率和對生產工藝的影響程度進行定期校準,可以3個月,6個月,12個月,一般不超過1年。在校準過程中,通過將標準氣體樣品引入報警器所在的區域,可以確保報警器能夠準確地檢測到氣體并發出警報。
3.日常維護和管理
氣體探測器應定期進行外觀檢查、接線檢查、功能檢查等,如發現異常,應立即更換或維修。表面應保持清潔,避免灰塵和污垢影響檢測精度。對報警器的維護和保養進行記錄,包括保養的時間、內容、操作人員等信息,以備后續查閱。
氣體探測器在氣體安全管理領域的重要性不可忽視,在保障人身安全和環境保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正確選擇、安裝、維護和管理氣體探測器,是防范氣體泄漏事故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