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議定書》規定的溫室氣體有哪些
根據我國《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通則》GB/T 32150-2015以及聯合國通過的《京都議定書》中的內容,明確了6種溫室氣體,它們主要成分包括有:甲烷、二氧化碳、氧化亞氮、六氟化硫、三氟化氮、氟利昂等氣體。
6種溫室氣體百科知識介紹:
1.甲烷
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氣體,它主要的用途是作為燃料,如天然氣和煤氣,廣泛應用于民用和工業中。作為化工原料,可以用來生產乙炔 、氫氣、合成氨、碳黑、二硫化碳、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氫氰酸等。
2.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是一種碳氧化合物,化學式為CO2,常溫常壓下是一種無色無味或無色無臭而其水溶液略有酸味的氣體;低濃度的二氧化碳沒有毒性,高濃度的二氧化碳則會使動物中毒。
3.氧化亞氮
氧化亞氮俗稱“笑氣”,化學式為N2O,別名又叫一氧化二氮,它是一種麻醉性氣體,曾經廣泛被應用于醫學手術中。但“笑氣”進入血液后會導致人體缺氧,長期吸食可能引起高血壓、暈厥,甚至心臟病發作。此外,長期接觸此類氣體還可引起貧血及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等。
4.六氟化硫
六氟化硫,化學式為SF6,是一種無色、無臭、無毒、不燃的穩定氣體,六氟化硫是一種窒息劑,在高濃度下會呼吸困難、喘息、皮膚和黏膜變藍、全身痙攣。 吸入80%六氟化硫+20%的氧氣的混合氣體幾分鐘后,人體會出現四肢麻木,甚至窒息死亡 。
我國規定,操作間空氣中六氟化硫氣體的允許濃度不大于6g/m3或空氣中氧含量應大于18%;短期接觸,空氣中六氟化硫氣體的允許濃度不大于7.5g/m3。六氟化硫在藥理上是惰性氣體,低毒但對人體有窒息作用。
5.三氟化氮
三氟化氮(nitrogen trifluoride)化學式NF?,在常溫下是一種無色、無臭、性質穩定的氣體,是一種強氧化劑。三氟化氮在微電子工業中作為一種優良的等離子蝕刻氣體。
三氟化氮是低毒性物質,但是它能強烈刺激眼睛、皮膚和呼吸道粘膜,腐蝕組織。吸入高濃度NF3可引起頭痛、嘔吐和腹瀉。長期吸入低濃度NF3能損傷牙齒和骨骼,使牙齒生黃斑,骨骼成畸形。具有強氧化性,與還原劑能發生強烈反應,引起燃燒爆炸。
6.氟利昂
氟利昂是一種常見的制冷劑,其種類很多,常見的有R22、R32、R134a等。氟利昂一般在常溫常壓下均為氣體,略有芳香味。在低溫加壓情況下呈透明狀液體。能與鹵代烴、一元醇或其他有機溶劑以任何比例混溶,氟制冷劑之間也能互溶。由于氟利昂具有較強的化學穩定性、熱穩定性、表面張力小、汽液兩相變化容易、無毒、親油、價廉等,被廣泛應用于制冷、發泡、溶劑、噴霧劑、電子元件的清洗等行業中。
氟利昂大致分為三類,包括氯氟烴類、氫氯氟烴類、氫氟烴類。
(1)氯氟烴類,簡稱CFC,主要包括R11、R12、R13、R14、R15、R500、R502等,該類產品對臭氧層有破壞作用,被《蒙特利爾議定書》列為一類受控物質。
(2)氫氯氟烴類,簡稱HCFC,主要包括R22、R123、R141、R142等,臭氧層破壞系數僅僅是R11的百分之幾,因此,目前HCFC類物質被視為CFC類物質的最重要過渡性替代物質,在《蒙特利爾議定書》中R22被限定2020年淘汰,R123被限定2030年淘汰。
(3)氫氟烴類,簡稱HFC,主要包括R134a(R12的替代制冷劑)、R125、R32、R407C、R410A(R22的替代制冷劑)、R152等,臭氧層破壞系數為0,但氣候變暖潛能值很高,在《蒙特利爾議定書》沒有規定使用期限,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協議書中定性為溫室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