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氣百科
氨氣(英文名Ammonia),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化學式為NH3,分子量為17.031。標準狀況下密度為0.771g/L,相對密度0.5971(空氣=1.00)。是一種無色、有強烈的刺激氣味的氣體。氨氣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能在水中產生少量氫氧根離子,呈弱堿性。在常溫下加壓即可使其液化(臨界溫度132.4℃,臨界壓力11.2兆帕,即112.2大氣壓),沸點-33.5℃,也易被固化成雪狀固體,熔點-77.75℃,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在高溫時會分解成氮氣和氫氣,有還原作用。有催化劑存在時氨氣可被氧化成一氧化氮。氨氣常用于制液氮、氨水、硝酸、銨鹽和胺類等。氨氣可由氮和氫直接合成而制得,能灼傷皮膚、眼睛、呼吸器官的粘膜,人吸入過多,能引起肺腫脹,以至死亡。
氨氣被列入《危險化學品名錄》, 并按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管控。
危害防治:
(1)氨作業(yè)工人應進行作業(yè)前體檢,患有嚴重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哮喘以及冠心病者不宜從事氨作業(yè)。
(2)工作時應選用耐腐蝕的工作服、防堿手套、眼鏡、膠鞋、防毒口罩,防毒口罩應定期檢查,以防失效。
(3)在使用氨水作業(yè)時,應隨身備有清水,以防萬一;在氨水運輸過程中,應隨身備有3%硼酸液,以備急救沖洗;配制一定濃度氨水時,應戴上風鏡;使用氨水時,作業(yè)者應在上風處,防止氨氣刺激面部;操作時要嚴禁用手揉擦眼睛,操作后洗凈雙手。
(4)預防皮膚被污染,可選用硼酸油膏。(5)配備良好的通風排氣設施、合適的防爆、滅火裝置。
(6)工作場所禁止飲食、吸煙、明火、火花。(7)應急救援時,必須佩帶空氣呼吸器。
(8)發(fā)生泄漏時,將泄漏鋼瓶的滲口朝上,防止液態(tài)氨溢出。
(9)加強生產過程的密閉化和自動化,防止跑、冒、滴、漏。
(10)使用、運輸和貯存時應注意安全,防止容器破裂和冒氣。(11)現(xiàn)場安裝氨氣監(jiān)測儀,及時發(fā)現(xiàn)報警。
健康危害:
1.吸入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濃度報警信號。但由于嗅覺疲勞,長期接觸后對低濃度的氨會難以察覺。吸入是接觸的主要途徑,吸入氨氣后的中毒表現(xiàn)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輕度吸入氨中毒表現(xiàn)有鼻炎、咽炎、喉痛、發(fā)音嘶啞。氨進入氣管、支氣管會引起咳嗽、咯痰、痰內有血。嚴重時可咯血及肺水腫,呼吸困難、咯白色或血性泡沫痰,雙肺布滿大、中水泡音?;颊哂醒首仆础⒖人浴⒖忍祷蚩┭⑿貝灪托毓呛筇弁吹?。
3.急性吸入氨中毒的發(fā)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閥門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現(xiàn)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傷。其癥狀根據氨的濃度、吸入時間以及個人感受性等而輕重不同。